财新传媒
财新网 位置:财新网 > 会员专区 > 思享家沙龙 > 线上 > 2011 >

韩松

【思享家沙龙】科幻作家韩松——穿行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活动地点:思享家线上直播
主题:科幻作家韩松——穿行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本期嘉宾:韩松
主持人:财新传媒编辑 谭娟
嘉宾介绍:韩松,1991年进入新华社,先后担任记者、《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等职。代表作《宇宙墓碑》、《2066之西行漫记》等,2010年12月出版《地铁》。

活动介绍

  韩松用他超现实的方式记录并预言当代世界。真实的新闻事件也往往被他赋予或奇异或深刻的角度。
  科幻作家真的在预言我们的未来世界吗?中国为数众多的科幻迷对这个已经颇为魔幻的现实社会有怎样的推动力量?科技和科幻写作有怎样的联系? [详细]

活动图集


【更多图集】

文字实录

回顾挪威科幻文学之旅

主持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您这次挪威之行是否也同时穿行在记者的角色和科幻作家之间?挪威的新闻业给您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韩松:我这次去一个是作为科幻作家的身份去讲科幻,另外同时我也是作为记者,我去记录他们,他们为什么要关注科幻?他们也对我非常好奇,一共有4家来采访,还包括一家专门从瑞典过来的媒体过来采访。总的感觉他们跟咱们也没有太大的不同,甚至有点像咱们的《人民日报》的提问,他不会为难你,非常友好,给我这么一种感觉。挪威,北欧这样的国家,我们去了就感觉他们像社会主义国家,给我这样一种感觉。
主持人:也有不同之处,也有我们似曾相识的地方?
韩松:似曾相识,挪威当年社会主义运动是非常发达的,在六七十年代。
主持人:您觉得挪威科幻文学这块发展的怎么样?
韩松:他们的科幻文学还是挺发达的,他们只有400多万人口,但有好几位科幻作家,现在还在写,而且我们参观了奥斯陆文学屋,是非常大的建筑,里面最大的房间就是留给科幻小说作家的,比咱们的演播室还大,里面一共收藏了3500本科幻小说,而且这是挪威的科幻迷捐赠的。
主持人:我看到您一篇博客讲到,在文叙屋当中徜徉的时候还获得了不少灵感,包括对科幻的认识啊等等。
韩松:对,包括我们以前读西方的科幻,我最突出的感觉科幻这个东西就像音乐一样,它是跨国界的,能够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连通起来,我们要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中国就应该把科幻首先推出去。
主持人:以前有乒乓外交,科幻外交也不错。
韩松:就是要搞科幻外交。[详细]

韩松聊新闻采访与科幻写作

主持人:新闻采访和科幻写作,是不是会相互补充、带给彼此灵感?
韩松:对,因为我觉得现实比科幻更科幻,往往你要说新闻跟科幻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写实的、一个是虚无缥渺的,讲未来的,很难统一起来,但我觉得现在非常能统一,我不需要过多的想象,我只需要记录就可以,把发生在现实中的记录下来,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幻。
主持人:在您的新闻采访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科幻、特别魔幻的事情?
韩松:有啊,比如说我们前不久,就这个月我们去平谷采访,那个场景就感觉很科幻,我觉得它更接近科幻,而不是魔幻。因为平谷的农民,文盲,不认识五线谱,那么多的农民在做什么?边上就是玉米地、猪圈、狗在叫,就这么一个环境里面,他们在生产小提琴,而且以前他们根本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他们生产的小提琴现在占世界小提琴产量的1/3。
主持人:我看您在博客上还贴了那张图。
韩松:对,就是这些农民,这就是科幻,最后变成了一种实现了的可能性,我觉得这很让我吃惊。采访中还有,中国的生物科技我觉得非常发达,也是在现实中创造出了科幻的奇迹,各种制品都能做出来,吃的,地沟油就是,而且我们记者去调查,它的加工是非常非常精密的,就围绕北京这么一圈有很大的工厂,非常现代化流水线的生产。北京西客站,每次我见到它过,西客站把一条路全部堵死,我觉得这就非常魔幻的东西,像卡夫卡的《城堡》一样,而且这个城堡大家都想钻进去。上周看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我觉得它是非常科幻的东西,它讲的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上帝怎么拯救中国人?这么一个命题,这是一个2012的话题、主题,随处都有科幻和魔幻的主题。
主持人:很多我们以后习以为常的东西,但在科幻作家看来就是很科幻的,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韩松:对。 [详细]

韩松推荐科幻作品

主持人:请韩松老师给大家讲讲您最喜欢的中外科幻作家和推荐一些科幻作品。
韩松:克拉克的2001宇宙太空漫游,还有他写的童年的终结,与拉马相会,还有刘慈欣的三体,王晋康的 《一生的故事》,还有刚才说的何夕、陈楸帆、飞氘 ,他们最近都出了合辑,都写的非常好,还有钱立方的天命,还有个女孩也写的非常好,叫郝景芳,她写了一个关于火星的书,非常好。
主持人:大家可以找时间把这些书收集到自己的书库里。最后,再回到我们最初谈的挪威文学周的话题,有位读者很早就跟我说挪威是个很浪漫的国家,马上又是圣诞节了,您有没有在那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那边有什么有意思的见闻,那里的人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韩松:当时去的时候圣诞气氛已经非常浓了,商店橱窗里都有很多圣诞老人、圣诞树,那里好象中午不久天就要黑了,因为那里的地理位置快到北极圈了。那个的人特别热情、特别简单,一个个男的、女的长的都像神一样的感觉,都特别喜欢文学艺术,他们很喜欢冒险,他们的祖辈就是冒险家,他们有南森,去北极探险的探险家,还有阿吉森,去南极探险的探险家,这个月是阿吉森第一个代表人类到达南极的探险家,他们就是有这么一股劲,所以那个地方也是充满了想象色彩的。 [详细]

    互动话题
    鬼马狂想2012
    2012就在眼前! 你还有哪些痴心妄想的心愿? 你想对这个魔幻世界做出哪些狂想预言? [详细]
    享友观点
    gwang
    我觉得,科幻是另外一种通过文学想像进行科研探索的虚拟科研工作,而不是借科幻的名义进行漫无边际的文学遐想,当然也不是新闻——但可以是很好的未来寓言。
    BourneJason
    最近刚出了个游戏,描述的是核爆以后人们只能在地下生活,每个地铁站都是一个地下难民营,大致就是这么个世界……
    精彩问答
    问:您对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看的,有现实的可能吗?
    答:很有意思的定律,有现实的可能,日本人已制定了机器人的相关法律。
    问:创作直接来源于现实,你认为在科幻小书的创作中怎样找到和现实的结合点?新华社的工作与你晚上的挑灯写科幻有一定的差距,工作的内容是否一定程度上拔高或者拉低了你的想象空间?
    韩松:工作的内容,拔高了想象空间,它让我看到更多的事物和人情。
    问:请问韩老师,您对当前中国科幻现状有何看法?您对中国科幻的发展有何期望?
    答:中国科幻现状总体不错,但中国缺乏写作科幻的氛围,因为大家的科学素养不够。
    问:科幻作品的灵感和一般是从何而来的?同时,支持您作品具体情节的那些科学依据一般是如何获得的呢?
    答:我的灵感绝大部分来自于现实生活,就跟刚才说的一样,身边的科幻元素是拂手皆是,大部分人为什么不能写科幻?就是被习以为常给束缚了,他不愿意或者不敢用另外一种眼光、另外一种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或者是用风水或者其它神神道道的东西去解释,这些解释我自己觉得不如科幻那么有趣、那么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