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位置:财新网 > 会员专区 > 思享家沙龙 > 线下 > 2011 >

双城记 上海站

【思享家沙龙双城记上海站】讲述高铁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5日
活动地点:上海长宁区图书馆
主题:讲述高铁新闻背后故事
本期嘉宾
于达维:财新高级记者
王晓庆:财新记者,常驻上海。

活动介绍

    在国外,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往往要修十年,而在中国则被要求两年内完成,抢工问题非常严重。建设周期太快,质量监控不到位,由此而来的安全隐患,令许多从事高铁工程建设的业内人士担心。
    那么,中国耗费大量政府投资发展高铁,是否存在方向性问题?“高铁”造成的天量负债,谁来埋单? 温州高铁事故引发社会热议,财新传媒采编团队一直高度关注中国高铁,深入调查,客观冷静分析,先后推出一篇篇重量级报道,甚至被人戏称“铁黑媒体”。
  思享家沙龙之双城记第一季,邀请财新传媒京沪两地参与高铁背后新闻调查的资深编辑记者,与财新网享友讲述高铁背后的故事,分享高铁新闻背后采访与报道的艰难,深度剖析我们的高铁之路。[详细]

活动图集


【更多图集】

文字实录

于达维讲述奔赴7·23事故发生地过程

     当时7·23那天,我在外面吃饭。大概9点多才回家的,刚到家编辑给我打电话,他们正在值班。到9点多,刚到家的时候,他们俩电话说,让我赶紧收拾东西。我还犹豫让不让别人去。但是后来也没想,自己就去了。当时编辑还说要不要我先把王晓庆带上一块去,因为她是住闸北的,我觉得挺远的,怕耽误时间。所以我直接开车去了,一路开了五六个小时去温州,中间我怕困,我就弄了两瓶力保健喝,后来再也没困难过。快到温州的时候,还没有到永嘉,我看到前面有一辆东方网的车。我看到它在永嘉下去了,我记得印象中不是在永嘉撞的。我就自己走了,我去了温州南,从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高铁的线路高架,到出口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的消防车。当时天也没有亮,但是已经被消防车照的灯火通明。
    当时是盛夏的时候,是5点多。开始我找了一个宾馆问了一下,好象都满了。然后我就把车停在宾馆门口问问旁边救援的人往哪边走。我走了大概一公里的样子,因为它被撞的地点是在村子当中,我们在大路中,尤其在晚上根本找不到进村的路。
    当时在黑漆漆的地方有很多当地居民看热闹,我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昨天晚上下雨下的特别大,雷打的也特别大。有人听到撞车的声音。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不少记者在,可能有四五个记者在。我在那儿碰见了南华早报的记者,我们就在田里面跑,也不知道怎么跑到村里面去,就看远远的铁路上有车头竖在那里。我们想往里面走,垮过了很多的垃圾堆,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了,前面有一个地面上的路线在那里,还有铁丝网的栅栏拦着。我们在田里面的蚊子太多了,我就先绕出来找找其他的路。这时候天快亮了,我说要不先住下。     后来,我在温州吃了一个包子,我想回去拿车,然后要路过那个村子的最近的一条路。天亮之后这条路很明显了,有一个小桥跨过那个铁路线,然后就可以进入到那个村庄中。我看到很多的武警上岗了,救援队沿着那条路走,我在想等我住下来之后,可能进都进不去了。所以我就跟着救援队进去了。
[详细]

王晓庆讲述采访第一接触事故现场人

    因为我们是有分工的,刚才说到了我们三个人的分工。我们到了现场,于达维第一时间到了还原了事故,他的主要职责是下去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还有事后的情况。我们另外北京的同事他主要的任务是接触一些伤员和家属,做一个故事性的报道。我当时的责任是跟官方的接触比较多,了解一下事件的动态,一起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在温州有很多地方是必须要去的,第一是事故现场。我第一天就去了事故现场,当时被封锁了,没有办法进去。我也是翻过了山和坟地,到了一个隧道里。那时候的天气情况和当时是差不多的,我在里面发布了一张照片。我当时是在这个隧道里面,跟工人在一起,当时的轨道完全没有修好。当时的那个时间点我就在里面。     我第二次去了温州,我去现场我们很多的媒体去现场,我到了那边以后调查了一些救援人,他介绍了一些情况。完了以后,很偶然的情况我在小村子里面买矿泉水,老板跟我说你们调查来调查去,没有调查到第一接触现场的人。他说这个货车司机在货车中看到了第一事故的情况,但是他完了以后出车了。然后这个老板打电话给司机,司机给我还原了当时的情况。他介绍的比较全面。
    他说看到了火车运动的轨迹和官方播出的时间不符合,但是这当中有什么关联。只有等我们调查组的报告出来。[详细]

    享友观点
    zh.wenz
    中国耗费大量政府投资发展高铁,是否存在方向性问题?“高铁”造成的天量负债,谁来埋单?铁路运营从来不宜纯企业运营。一是其自然垄断的效率优势;一是其准公共服务性。过于将焦点集中在企业财务逻辑的思考是缺乏理性和高度的。
    忆星
    现代社会是公司的天下,我总算明白记者的工作性质有些类似于业务员,而编辑就像坐在办公室里的市场部经理;在当前紧张而严峻的形势下,记者的某些工作性质又接近间谍,需要伪装、潜伏。
    那谁
    任何记者在工作中,都不得煽情,这是评估记者职业素质的指标之一。现代社会,连好政客、好作家都不煽情。广告才煽情。
    精彩问答
    问:我觉得保密的问题很重要,怎么证明你是这个周刊的?我知道你们办刊的宗旨,我要在保密的情况告诉你们。
    答:我们做的肯定是不着痕迹,包括我们做稿子,即使是做报道或者是事后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姓名。你看到了我们的报道以后,我们一定会保护您的信息。
    问:我们现在号称说我们的高铁是完全的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个口号,我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所以我们引进这个技术或者是发展高铁这方面,是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我相信现在政府和官方没有向我们大家公布一个确切的说法。所以我到现在很怀疑技术是不是自主的还是引进的?
    答:从官方来说,它没有说自己是自主的,它只是说自主知识产权。另外一个问题中华之星,我们不仅写过自己的中华之星,还写过C919,还写过中国自己的磁悬浮,大家知道不知道其实早就有完全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当时建了一个车厢和一个轨道,后来就是因为怎么也拿不到钱,后来就完蛋了。从引进成熟技术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之间,它一直是矛盾很大的,能引进的也可以讲出它引进的道理来。但是我们国内的学到的也很多。
    问:我觉得其实现在中国碰到各方面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当中往往能够促使事情公开化,像一个正规行业发展来说。我们的记者、媒体、法律界的朋友,他们都很不容易,在很艰苦的环境做了一些事情。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在重点上对我们的媒体有其他方面的苛求,离开专业性,离开本身应该做到的职业要求,没有必要。我觉得在社会上常常有很多这方面的误解,很多人容易被这种想法所误导,这说不定是一个共识,才可以推进我们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答:像你说,把我们推向更好的发展。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个逻辑好象就是说是不是铁道越来越快,我们的国家就更好?或者是我们的民工每一个人都有工作,都不出去闹事,我们这个国家就更好?但是从我们的高铁报道和后来的一系列报道,其实我们站在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上来说,我们所认为的这个国家好,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相应的权力。这个社会更公平,更透明,这才是更好的。我们并不在乎我们坐上了世界最快的火车或者是世界最快的飞机,这不是我们在乎的,也不是说国家就做得更好了。
    问:你们所看到的是高铁的一个事故部分,它出了事故以后的场景。但是很多的民众想从这个事故中所揭示出来它腐败的问题。你们财新网有没有继续挖这些消息的计划?
    答:我们一直在挖掘,从刘志军下台我们一直在挖。到7·23还在挖,到上海地铁追尾我们还在挖。这个公司是在和阿尔斯通合资的。上海最早的信号系统就是它做的。以前高铁可能一直是采购进口的意大利的,后来很快阿尔斯通的,卡斯柯的设备占的比例非常大。但是这中间有什么腐败?一般我们从腐败的报道和路径来说,我们首先是质疑这家公司为什么赚这么多钱?然后我们问各个有关人员,但是我们要报出来的必须等有人双规了以后,才报出来。不可能说这个人还没有双轨,我们就把它“双规了”,不可能这样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