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位置:财新网 > 会员专区 > 思享家沙龙 > 线下 > 2010 >

谢文

【思享家沙龙】谢文: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4日
活动地点:北京字里行间
主题: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
嘉宾:谢文
主持:财新传媒记者 赵何娟
嘉宾介绍:谢文,知名IT评论人,先后在中公网及所属联众游戏网站、互联网实验室等企业担任董事、CEO等职务,曾出任和讯网CEO、雅虎中国总裁。

活动介绍

  在中国互联网启蒙和发展的这短短十多年间,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海量资讯,到资讯随身。众多的传统媒体以极大的魄力迅速杀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甚至有人预言,2011年将是移动互联网之年。作为中国互联网及新媒体发展的参与者、研究者,谢文先生结合自身的观察和研究,与网友现场互动,深度解析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
    2010年12月4日下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谢文老师与思享家网友讨论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财新记者赵何娟担任嘉宾主持。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吴传晖女士亦出席参与现场互动。[详细]

文字实录

互联网的第一次解构与重构

     按照我的理解,互联网历史不长,在20年左右的历史上,干了几次解构的事儿、碎片化的事儿:第一次,应该是97-03年左右,97年大概是雅虎大概有点模样的样子。它是怎么解构的呢?我们传统媒体,无论报纸、书籍、电视还是音乐,放进了一个绞肉机、粉碎机,首先把不同平台上附着着的信息把介质脱离,把它数据化。再一次,我这个课指的是新闻资讯类的、公众型的,产生了一次叫革命也说大了点,反正是一种聪明办法,把同类的信息放在一起,然后把它给一个名字说这叫新闻、这叫体育、这叫财经,于是就出现了类似新浪这种,我们叫门户,门户在相当长时间等于是新闻门户代言词,因为当时主要的服务,相当多年互联网主要是以传递交换信息为主。
     这次解构干了什么事儿?什么新世纪、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企业家、财经杂志,到了我那统统归类为财经,打碎了统统杂志怎么精心的包装成一族,到我这儿分别到不同的频道当中去,这次是真正的一次解构,对读者来说他不关心信息源是哪来的,他关心内容是不是我需要看的。我把第一次重构比较粗略的定义成00-05年这段时间,将过去依托不同介质的传统媒体统一为单一的网络媒体,一方面它是把其他的介质全都转移过来了。接下去第二步,重构的是将不同的综合信息源打碎重组为不同主题类型的频道,这就比刚才那个深刻了,这是一个中立第三方,甚至过去没有做过媒体的人来做的,比如新浪的陈彤,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的,你们都以为你们媒体有多牛,到我这儿批量生产、分类,它算新闻、它算什么什么,我以多、快、全为标志。

互联网的第二次解构与重构

    互联网进入了第二次解构阶段,我把它定成00-03年,实际上我说的第二次解构主要是搜索引擎的模式,搜索引擎80年代后期就有了,美国就做了,但是直到Google发现商业模式之前20年搜索引擎是没有商业模式的,纯粹学雷锋。 这一次传统媒体第一次已经被粉碎了,已经碎片化了,他的解构对象、碎片化的对象,是新浪这样的门户。 那么这次重构,我把它算成是01年,因为Google的商业模式成立是01年成立的,直到FaceBook出现之前它应该是主流、是唯一的,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它这次重构的道理就是通过主题词搜索机制提高了获取信息的精确度和效率,Google自己的梦想是每人上网先上他,搜索完马上离开,到你的目的地去,他是个中转站,他是帮你定位的。将媒体传播的范围,从新闻扩大到资讯再扩大到一切可以通过网页附载的信息,这是革命的另外一个意义,如果说新浪这样的东西传播的主要还是以新闻为主资讯类的,资讯和新闻的差别在我看来就是时间性,今天的有时效性的叫新闻、没有时效性的叫资讯,最后是一切数字化的信息Google都管。

互联网的第三次解构与重构

    第三次解构,是从03年开始到今天尚未结束的一个过程,之所以是03年而不是更晚一点?我也考虑了这个起点,这个起点大概是博客吧?博客是第三次互联网解构的开始,于是差不多同时期出了一批,RSS啊这一类的,他们都有共性。 首先,把所有东西以人为中心联系起来,你的照片、你的博客、你的文章、你的购买记录、你的游戏,都和你这个人串起来,以人为基本的信息节点,然后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关系,谁和谁是朋友,谁和谁互动了。
    这次重构我是以07年为标准,虽然03年就开始了,但真正成为具有相当完整逻辑结构并且有一个进化的途径方向的,是以07年FaceBook开放平台和07年突然出来一个和互联网关系不大的苹果推出iphone,两者异曲同工,都是一个平台开放第三方应用。我个人很看重,这次网络重构很大的一点是,在此之前互联网,别管你做大网站、小网站,我们在网上地位是平等的,一个地址,我一个网站本来就两页,但我那个首页和新浪首页你敢说我不如你吗?我们是平等的。这种混沌状态就相当于人类社会在原始状态下劳动没分工,大家一块打猎、一块跟别的部落打架,意思是一样的,人人都是战士。
    我个人很看重,这次网络重构很大的一点是,在此之前互联网,别管你做大网站、小网站,我们在网上地位是平等的,一个地址,我一个网站本来就两页,但我那个首页和新浪首页你敢说我不如你吗?我们是平等的。这种混沌状态就相当于人类社会在原始状态下劳动没分工,大家一块打猎、一块跟别的部落打架,意思是一样的,人人都是战士。这次在我看来,因为它一开始定位就彻底摧毁了过去互联网的全部积累,FaceBook出现是把07年以前的互联网成就归零了。 网络世界的空前统一、无孔不入和统一的游戏规则,与现实世界的封闭,透明度不一,和混乱的游戏规则之间异常混乱、格格不入。我说什么你们一定懂,这个事儿在中国尤其的明显,在朝鲜也挺明显的,叙利亚也一样、伊朗也一样。进一步发展对技术的进步严重依赖,尤其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产品标准化,通信化模板、模块化方面。换句话说,在这个世界要么你做你最有心得、资源最丰富、最和别人不一样的专门型应用。

    视频报道:

    享友观点
    那谁
    有很多好东西的确会死掉。但是《读书》不会,囔囔书籍会死掉,实际上书籍的销量没有受很大的影响。技术专家的话,听技术部分的。
    晓梅
    网络是手段,虽然手段有时会整死内容, 但做内容的人应该勇敢地应用手段。用户是根本,太对了。毕竟,这还是一个人的世界。
    陈一帅
    聆听谢文老师关于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的思考,获益匪浅。在bouvet兄、建军、姗姗的启发下,也有一些思考,特记之。[详细]
    张新名
    我觉得您写这些指南除了调侃的角度与手法有趣,其实最闪亮的是文章里面大量的货真价实的现代生活信息,很轻松地就让无数物质男女沉迷其中、晦暗不明的诱惑现出了原形,真是有扫清业障的功德呢![详细]
    精彩问答
    问:网络这一代人的社会化可能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您自己的定义,您从80年代开始接触互联网,有没有感觉到您过去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在融合?
    答:这里面有两层,一层是我们现实世界对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认定,必然转移到对网络空间的认定上来。这是不可能有解的,但是可以逼近,逐渐逐渐完善,剩下的辅助于人力,但是这个东西没有绝对的黑白,因为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民族,不同时点,对公众私密是个相对定义,不是个绝对定义。
    问:机构微博也是微博,一个理想状态是可以全方位的迎合你的粉丝,或者迎合你自己定位的粉丝群体,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知道的,人有需求中的需求。但是我不明白这个东西怎么挑选?因为我作为一个维护者,仅仅是我自己在挑选,我的品位可能代表不了粉丝。
    答:品位基本就定了,包括这个活动,你发了广告这些人肯来,多一半是信任你的品位,对你有一份信任人才来的,所以这一类人肯定不会整天大家见面就苦着脸说通货膨胀咋办?票子多发点少发点?没这样的,人是全面的人,这一类人肯定有他风花雪夜的一面,肯定有他其它的比如对历史的需求、对娱乐的需求、对旅游的需求,都有,其实这不是你,因为你是顶着财新的名字出来,大家都可以往上发,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杂志,你们喜欢的多一半或者少一半,有百分之几十的概率你的读者、听众。
    问:我们想发独特的东西,很多很多综合性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你可以得到很多的满足,但是我们想说出一些别人没有发表过的东西,我们想做出来。
    答:你自己做个检验,因为这种互动很好,你可以看,有多少人评论了、有多少人转发了,反正你那个读者就这么一群人,你不讨好他们,你老说我要怎么样,你这生意还做吗?我爱吃回锅肉,所有人必须吃回锅肉,吃麻婆豆腐不可以,因为这代表我的品位,不可以,你是我的奴隶,我喜欢什么你就得给我什么。
    问:您说的是大众化的平台或者大众化的媒体,难道我们这种小众化的机构就没有机会了吗?
    答:这就是想说的下句话啊。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们做一个大平台,全中国人都在我们这儿上,但是只有1000万人来读你,完成任务;还有一种办法,是我们建一个城地,先让人都住这儿,同样的效果,什么意思?就是你做专用平台、专用社区,把你的潜在用户的基本需求做的特别好,你就不需要1000万人口了,因为1000万人口打的是平均概率。